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1
就在前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观看《开学一课》。
我回到家,一吃完饭,就打开电视,就带着愉悦的心情,等待着直播开始!
八点整直播准时开始了,随着主持人的出现《开学第一课》开始了,“这节课的主题是——先辈的旗帜”只听三位主持人不约而同的说到。
第一节课“信念不移”令我十分感动,99岁的老红军胡正爷爷讲述了长征途中“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”——通信员的故事。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,胡正老爷爷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牺牲,突围时把我方密码本吃到,只为保住队伍的机密,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,展现了红军战士“跟党走”“为国家奉献一切”的坚定信念。他们不怕风吹雨打,不怕子弹的枪林弹雨,为的不是自己,更多的是为了国家,为了老百姓的利益,这就是当时的红军。无论遇到多大困难,只要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,必能取得胜利!
第二节课“勇往直前”也让我记忆犹新,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。他是毛泽东称为“唯一一个不
用敬军礼的将军”,在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,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,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,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'骨片对战士们说:“这是贺炳炎的骨头,这是红军的硬骨头!”想想看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双臂,这种是一种什么样的疼痛啊!然而贺爷爷做到了,这就是长征的精神、这就是红军战士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!
这不禁让我想到,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。记得在5年级运动会上,不能跑步的我主动报名参加400米,虽然没有取得名次,但我全程都在努力,都在坚持,我想,这也许就是那种坚持不懈,就是遇到困难不后退,不屈服,只要努力了,就会有收获!
“第一课”虽然结束了,但是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却没有结束,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,我们要秉承红军精神,信念不移、勇往直前、百折不挠、坚持不懈,舍己为人,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,面对困难,勇往直前!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2
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,迎来了新的学期。9月4日晚上,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《开学第一课》。
节目中邀请了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登台讲述国歌的故事,“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的新的长城”,这句话是因为当时敌人在长城的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,我们的战士们就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'身躯一波一波的挡在了缺口前,直到打退最后一波敌人。听完秦怡老奶奶讲的国歌的故事,我终于明白了国歌为什么唱起来心潮澎湃,原来它是用无数生命创造的。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,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!
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,1945年8月,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。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,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。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,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!我们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,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开的!如果没有他们,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,就没有现在强大的新中国。,无论是在台儿庄战役,还是在百团大战中,是无数的战士们抛颅头,洒热血,他们是抗战中最伟大的英雄!是他们向世界昭示:中国人民不可侮!中华民族不可欺!
老师还告诉我们,红领巾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染红的,我以前还不懂其中的含义,今天才明白,是战士的鲜血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,要好好学习,长大为祖国效力,让祖国更加强大。
我和TFBOYS一起宣读《少年自强宣言》:“我们是英雄的子孙,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。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,接过英雄先辈的旗帜。从现在起,坚定意志,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。我们宣誓:诚实善良、勇敢自信、自信自强、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。”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3
伴随着开学典礼上国旗的缓缓升起,新的学习也拉开了帷幕。与此同时,我们接到了第一个任务——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。
中华历史源远流长,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,有着许多令我们中华儿女为之只骄傲的文化:有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;有英姿飒爽的中华武术;还有才华横溢的琴棋书画;更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等等,这些,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!
在节目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“汉字叔叔”,他叫理查德,是个地地道道的外国人,但他热爱中国汉字,不辞万里来到中国学习、研究汉字,花费了几十年的年华、花费了自己的全部家产,依然无悔,一直坚持着初心:要把汉字推广下去,让更多人了解汉字,了解中国文化。
想象虽然饱满,现实确实那么骨感。从何时起,汉字悄悄地远离了我们的生活。在幼儿园里,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”的朗诵已经远去,连a、o、e都读不准的小娃娃,开始声嘶力竭地读着A、B、C。我并不是说学习英语不好,而是我认为在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学习英语时,是不是应该先把我们的`母语学好?是不是应该把一横,一竖,一撇,一捺给写好?英语或许能够描绘出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的自然美景,或许能够传递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心愿,但它不能够展现出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的磅礴气势,更不能体现出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精神品质!在我心里,没有哪种文字能够比得上汉字美丽,这,便是我的汉字情怀!
一起来了解、学习汉字吧,让汉字能被更多人知道,被全世界人知道。当某一天,我们还能够依然自信地说:“中国因汉字骄傲!”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4
“今后,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,把祖国的荒沙,耕种成美丽的园林。”这是一个在狱中的父亲,给他五岁的儿子的遗嘱。
今天,我在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时,看到了一个感人的片段。镜头的开始是撒贝宁和一本六十多年前出版的《革命烈士诗抄》,这是一本封面泛黄,书角有细微卷起的书,书中有位父亲,给他五岁的儿子的遗嘱。
这位父亲名叫蓝蒂裕,1948年被捕,是位共产党员。写诗时,月光穿过墙上的小窗户打在蓝蒂裕的脸上,使他的脸更加憔悴,伤疤也略显通红,眼神中无光,带有些许忧虑。终于,他提起笔在一张破烂不堪的纸上留下了字字千钧的嘱托。
这个故事真实地描绘了革命战争的'残酷,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爱国、团结、忠诚,哪怕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,临死之前还不忘为国效力,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位伟人,我的偶像。
我的偶像——袁隆平。袁老虽在今年5月22日逝世,但他为国家甚至是为世界做出的贡献不是轻易会被忘记的。当时人口日益增多,而中国还是那只“雄鸡”,正常的水稻是无法保证每个人的生存条件,肯定会有很多人在温饱问题上挣扎。这时,袁老就顶着40℃的高温,在太阳下研究水稻。袁老那黝黑的皮肤总是渗透着细细密密的汗珠,而眼神总是专注地盯着一株株珍贵的稻苗。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浇灌出了杂交水稻的幼苗。袁老的一生是伟大的,而他的伟大却是生长于泥土当中的,肥沃的田地滋养着水稻,也成就了袁老的心愿。
耕荒也好,培育也罢,这七十六个字的小诗,传承下来的是对信仰的坚守。素履以往,一苇以航,你的坚守,就是你的方向。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5
九月,丹桂飘香。在这秋高气爽、阳光灿烂的收获季节里,迎来了这学期的《开学第一课》,主题为“中华骄傲”,分为五节课,分别是:字以溯源、武以振魂、棋以明智、文以载道、丝绸新路。著名主持人董卿、撒贝宁带领我们向前辈们学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,我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明白了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,是民族的自信。
特别是第一节课中,我被“汉字叔叔”对中国古代汉字的热爱的事迹,感动得泪如雨下,“汉字叔叔”为汉字狂,他花了八年时间,建立了“中国古汉字网”,投入了一生,花费了全部家产,却无怨无悔,甚至几次心脏手术也没有阻止他对中国古代汉字的研究。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热爱中国的汉字,我,一个中国小学生,更应该热爱中国的汉字,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。
汉字是中国悠久文明的源头活水,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,横平竖直,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。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,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,每个人的精神家园。我要利用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字法,多记汉字,进行广泛的.阅读,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,积累好词佳句,多练习写作,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,不知疲倦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,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、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。
我现在在学习毛笔字,“汉字叔叔”的精神也激励了我,以后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练习书法,掌握书法的精髓,写出书法的美,在汉字的怀抱中茁壮成长,把书法艺术推向全世界。
《开学第一课》增强了我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,激励我积极向上,奋发图强!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6
开学了!你面对新的学期,新的课本,会不会紧张害怕?快来与我一起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吧!
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主要讲梦想与奋斗,只有努力奋斗,才能实现梦想,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王桐晶姐姐的心算能力。只见屏幕上“唰唰”闪电般地闪过一串串数字,我早就看得眼花缭乱,大脑也顿时混乱了。她,却专心致志地盯着,不一会儿,迅速地拿起笔,写出了这一串串数字的总和。接下更是惊心动魄,正确的答案揭晓了,居然与她写的完全符合。台下的观众都目瞪口呆。她是经过了多少苦练,才能达到这如火纯青的`境界。
有句话说得好:没有梦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,也要朝着自己的梦想奋发图强。
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和作家。我要把眼前的一切美好,画下来;把生活的五彩缤纷,记录下来。我要画遍祖国的美,人间的美;我要写下感悟人生的道理,激励人心的书,让人们弃恶从善。
要实现梦想,光靠说也不行,必须付出行动与努力。而我,也在为梦想一点一滴地付出。
我多次绘画获奖,全国、全省、全市乃至全校,多得数不清。从四年级到现在,不管刮风下雨,还是烈日酷暑,每个周末我都坚持上画画培训班。在那里,在老师殷勤的灌溉下,我如小树般茁壮成长。
在写作方面,我也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就。我经常在小企鹅俱乐部里投稿。“功夫不负有心人。”我的作品被选中并刊登到发行的书集里,还获得了“最佳小写手”的荣誉证书。这虽然只是我写作方面迈开的第一步,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鼓舞!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只要肯付出,一份耕耘,就会有一份收获。加油!和我一起努力吧,相信总有一天,滴水穿石,梦想成真!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篇7
愉快的暑假假期结束了,九月份到了,又来到了新的学期,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起点,也是学生们新的开始,学生们的开学意味着开学第一课也即将到来,开学第一课是央视频道为中小学生创办的大型公益节目,每年都会随着学生们的开学而播出,每年的教育主题都不一样,都是根据当下的热点所决定,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确定下来了,那就是“理想照亮未来”,将于9月1日星期三20:00准时播出。
2022年是党的百年生日,节目上邀请了张桂梅、李宏塔、杨利伟、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、巩立姣、杨倩、李亚中、彭洁、谢兴昌、何晓莉、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、都尔汗拉齐尼、拉迪尔拉齐等嘉宾通过“云课堂”方式为我们进行精彩的'演讲。《开学第一课》第一篇章以“理想是火,点燃革命热血”为主题,他们生动演讲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,理想是什么呢?我认为的理想就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,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,如果没有了理想,生活就没有了色彩、没有了动力与目标,眼前的`道路就会一片黑暗,理想是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指明灯,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,应该从小就要立下远大的理想,为未来的道路和祖国的建设发展而奋斗。
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演讲让我更加清楚了,作为学生的我们,应该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,然后不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,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,是实现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,如果没有理想,我们就会迷失方向,失去前进的动力,生活没有了激情和力量,人生就会失去更加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,为了我们的理想,从现在开始,好好学习,不断提升知识技能,为理想点亮未来。
【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(整理7篇) 】相关文章:
《开学第一课》心得体会(整理9篇) 2024-10-24
《开工第一课》观后感(整理3篇) 2024-10-24
《啄木鸟啄木》观后感(整理2篇) 2024-10-04
《奇迹》观后感(整理9篇) 2024-08-18
《红海行动》观后感(整理9篇) 2024-08-11
长征电影观后感(整理2篇) 2024-08-08
大鱼海棠观后感(整理7篇) 2024-08-05
社区实践心得体会(整理8篇) 2024-10-24
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(整理7篇) 2024-10-24
师德培训心得体会(整理5篇) 2024-10-24